施银花东山再起又何止是她个人事业的辉煌而是越剧这门传统艺术得以东山再起的象征吗

施银花,东山再起,又是何等壮观的一幕!她曾经的辉煌如同落日余晖,虽然在婚姻的波折中一度隐匿,但随着时间的流转,她重新走上了舞台,这一次,她带来了更为耀眼夺目的光芒。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越剧艺术得以复兴的象征。

1928年,当施银花十八岁时,她选择了嫁给孙绥占。这桩婚姻,让人难以捉摸其究竟是一份福还是一份祸。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施银花在婚后的第二年,即1930年,女子越剧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在嵊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多个女子科班,其中包括“新新凤舞台”、“群英凤舞台”、“高升舞台”、“镜花舞台”和“霓裳仙云社”。这些姐妹们被各大科班邀请作客师,他们的演出越来越受欢迎,包金从每月三十元猛增至近百元。

这股热潮让施银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她决定重新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便是在怀孕的情况下,也要回到舞台上。1932年的冬天,她不顾丈夫反对,被老班长裘光贤聘为“高升舞台”的客师。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她与丈夫之间矛盾激化,最终被遗弃。

面对失去家庭和放弃事业的痛苦,施银花选择寻求社会支持。她两次向浙江省高等法院投诉,控告孙绥占遗弃。但尽管事实清楚无误,却最终不了了之。这样的结果并没有阻挡施银花前行,她继续活跃于宁波、杭、绍、甬等地,与竺素娥、孙苗凤等一起,在各大女班挂头肩旦,并获得了“三 花”的美誉称号。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一直未结婚而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的施银花,在1948年突然决定嫁给沈家门人王金宝,从此息艺闲居。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转折点的人生传奇,更是对于传统艺术坚持与追求精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