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越剧社,于1950年3月在上海由著名越剧艺术家钟文华创立,这个培训班从最初的100位学员中精心选拔了30位有才华的少女。这些女孩年龄跨度极大,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13岁,各怀天赋,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一个带有“世”字的艺名,如钱世娥、徐世娟、竺世强等,她们被称为“世”字辈,这些名字不仅美丽而且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
在钟文华严格训练和悉心指导下,这群少女通过苦练唱功、做戏、念白和打斗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她们如同在艺术苗圃中迅速成长,一朵一朵出众的小花,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并充满活力的青春越剧团。在1951年的9月1日,他们在苏州新村剧场上成功举行了首次公演,以经典戏曲《碧玉簪》作为开篇作品,为观众展示了一番精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仑越剧社继续展现其卓绝的地理优势,在1955年来到南通地区进行演出。当他们站在南通的舞台上表演时,无疑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受到了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值那个时代各类表演团体正在进行登记注册,南通市政府为了挽留这群才艺横溢的人才,便积极筹备成立了第二支越剧队——南通市越剧二团。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壮大,在1958年,当两支队伍合并后,正式成立了拥有完整编制和优质人才的南通市越剧团。这段历史简直是昆仑越剧社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戏曲界的一次巨大飞跃,它不仅增强了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也为后来的更多优秀艺术家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