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越剧团的前身是浙江省宁波市越剧二团,成立于1957年。为了活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职工的文娱生活,1959年9月,该团在浙江省文化局协商下调往新疆,并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越剧团。该剧团由上海乘火车前往尾亚车站后,再转乘汽车,途中在尾亚演出了五场戏。这次演出深受当地观众欢迎,他们欣赏到了精彩纷呈的服饰和布景,以及演员们生动自然的表演。
自从来到新疆,这支以筱云飞为團長、陈步一为指导员的队伍,便不畏酷暑严寒,无论是在天山南北还是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喀什等地,都进行慰问演出,为各族群众带去了欢乐与艺术。在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中,有着多位才华横溢的主角,如潘瑞莲、高声如瀛海之流;梁天红,以清丽脱俗著称;王世蓉,则以其温婉细腻赢得了广泛赞誉。此外,还有俞生凤等人,他们用自己的舞台表现,将传统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该剧团编排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杨立贝》、《云中落绣鞋》、《阮八姐》、《碧玉簪》、《半把剪刀》以及《盘夫索夫》,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越剧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世界。在1962年的10月,该剧组回到了宁波市进行汇报演出,并且还特别排练了一部关于维吾尔族民间故事改编成戏曲版本,即高立清所作《王子与公主》的上映,这部作品受到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越剧跨入少数民族题材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为了培养青年人才,该劇團還开展了一系列培训计划,其中包括接收三批学员并组织他们成为专业演员。最终,在1965年7月,一部分学员被分配到农一师工作,而剩余的人则继续留在原劇團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1969年3月15日,该劇團宣告解散,大部分成员返回江浙地区或就近安置。不过,这段历史对于中国戏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财富,它开辟了新的表达空间,为未来更多创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