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晴,1988年出生,是杭州越剧团的一名优秀演员。她从12岁开始学戏,这是老师精挑细选的文艺青少年。当时她对越剧一无所知,连她的父母也不例外。母亲只是指了指电视说:“看,那就是唱戏的样子。”于是,郑冬晴来到了省级艺术学院学习表演。在入学初期分配角色时,老师要求学生们表演一段歌曲。尽管只有儿童歌曲在她的储备中,但她依然欢快地唱了一首,被分配到了花旦组。在第一堂课后,有40名同学哭泣,而小生组哭得尤为凶猛,因为老师是一位男性,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后,有许多人打包准备回家。然而,郑冬晴并没有感到特别痛苦,她只想继续以花旦的身份唱下去。她唯一一次流泪是在练功时不幸受伤,一手被绷带固定。
经过五年的努力学习,她18岁就被选拔进了杭州越剧团,从此成为了一名职业越剧演员。这份工作除了舞台上的表演,还包括在训练房里不断排练,以提升声情并茂和情感展现。在一次采访中,她解释说,与简单的唱歌相比,越剧包含了更多的表演元素。而且,每次排练都有不同的体验,即使已经多次重复同一段落,也会有新的感受。她还特意穿上了《白蛇传》中的鞋子和水袖,在转圈子时眼角已泛起红色痕迹。
作为一个下乡巡回演出的常客,最喜欢去的是温岭,那里的观众热爱观看戏曲。舞台通常搭建在庙会附近,小镇上到处都是人,当地居民甚至会邀请她们带着妆容在镇上走动,也吸引了围观者。一周内九场紧张的表演安排,让团队成员不得不住宿在庙里,当地居民也会送上一些小礼物。
尽管这个接近90后的女孩也有自己的音乐喜好,比如追随当下的流行歌手,这与她的专业技能无关。但当她进入KTV时,也一定会点播自己最喜欢的情侣日常或校园风的小调。不论是谁都能理解这样的兴趣,而有些人甚至连游泳的时候都会模仿兰花指的手势。
对于未来道路的问题,郑冬晴从未深思过是否要坚持这条路,只是顺其自然似乎更加重要。她很少考虑何时能够扮演主角,因为她认为那应该等到四十岁以后才能考虑。那时候距今还有很多年,她可能还要再次诠释《白蛇传》,但每一次,都让她的眼睛泛起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