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郑冬晴,1988年出生,是杭州越剧团的一名优秀演员。我的戏路从12岁开始,当时我对越剧一无所知,就连父母也不知道。我妈只是指了指电视说:“看,这就是唱戏的样子。”于是,我去了省艺术学院学习戏剧。刚进学校分角色时,老师让我们表演一段歌曲,我当时只会唱儿童歌曲,便唱了一首欢快的曲目,被分到了花旦组。在第一堂课结束后,有40名同学哭了,因为压腿太累。而小生组的学生们因为老师严格要求而特别难受,有些人甚至想要回家。我那时候并没有觉得很苦,只是因为练功时跌伤手腕,现在想起来就忍不住落泪。
经过五年的学习,我18岁被选入杭州越剧团成为职业演员。作为职业演员,我们除了在舞台上表演,还要在排练室里不断努力排练,以提高声情并茂和情感表现力。我解释说,与普通的唱歌不同,越剧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动作表现。在训练中,我们被要求大声地喊“爸爸”、“妈妈”,以此来抒发情绪。因此,每次排练都是为了寻找新的感觉和深度。
最近一次采访中,我还特意准备了《白蛇传》的服装和水袖,为的是更好地融入角色。当我转两个弯的时候,就能看到眼角已经泛起红色。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在最熟悉的角色面前,每次都需要不断挑战自己。
除了专业工作之外,我也喜欢跟随团队去下乡进行巡迴演出,最常去的是温岭,那里的观众非常热爱戏剧。我们的舞台通常设在庙会对面的位置,小镇里总是人满为患,对于身穿化妆品走在街上的我们来说,都可能引起围观。不论是5天9场密集的表演还是与当地人的交流,我们都能享受到不同的生活体验。
尽管如此,在KTV或私下时间里,我也喜欢听流行音乐,不管这与我的专业有什么关系。在某些人眼中,即使坐在KTV里,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专业风格,而不是轻易尝试其他类型的声音。但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在游泳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兰花指的手势来探索更多可能性。
至于将来是否能扮演主角这一梦想,我并不经常思考,因为根据我的理解,这似乎是一个四十岁以后的事情。不过距离那个年龄还有很多时间,所以我有足够多机会继续饰演《白蛇传》,每一次重复,都让我眼眶泛红泪水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