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郑冬晴,1988年出生,是杭州越剧团的一名优秀演员。我的戏路从12岁开始,当时我对越剧一无所知,就连父母也不知道。我妈只是指了指电视说:“看,这就是唱戏的样子。”于是,我去了省艺术学院学习戏剧。
刚进学校分角色时,老师让我们表演一段歌曲。我当时只会唱儿童歌曲,所以唱了一首欢快的歌,被分到了花旦组。在第一堂课结束时,有40个同学都哭了,因为练习压腿实在太苦。小生组的学生特别难受,因为我们的老师是男的,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很多人在课后开始打包,说着要回家去。但是我当时并没有觉得特别痛苦,只是因为练功折了手,一边吊着绷带,一边想想就哭出了声。
学了五年的戏,我18岁被分配到杭州越剧团,从此成为了一名职业越剧演员。作为职业演员,我们除了上台表演,就是在练功房里排练。这不仅仅是重复地唱歌,而是一种将情感完全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以前老师们在训练中就教我们大声喊爸爸妈妈,把情感全部释放出来。而且,每一次排练,每一次表演,都能有不同的体验。
我经常跟随团队下乡巡回演出,最常去的是温岭,那里的观众热爱听戏。在那里,我们通常在庙会旁搭建舞台,小镇上到处都是人,即使穿戴整齐也会引起围观。那里的生活密集而充实,5天9场的紧张日程,我们吃住都在庙里,还有当地居民会送些东西来作为礼物。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喜好,比如喜欢一些流行音乐,与我的专业无关。我偶尔也会去KTV点自己喜欢的歌曲,有的人甚至还能游泳的时候模仿兰花指的手势。不过,对于那些认为唱流行音乐与专门做越剧不同的人,我并不介意,他们可以各自享受自己的乐趣。
至于我是否继续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机会,没有深思过。我认为顺其自然可能更重要现在这个年龄阶段。而且,我很少考虑什么时候才能扮演主角,因为那似乎是在四十岁之后的事情距离四十岁,还有很长时间等待。但每次《白蛇传》的表演,每次眼角都会泛起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