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尹瑞芳,宁波戏迷都知道她是越剧尹派艺术的传承者之一,但对于尹桂芳,知道的戏迷就不多了,她是宁波象山人,是最得尹桂芳真传的。昨天下午,纪念尹桂芳先生诞辰100周年、尹瑞芳先生诞辰90周年演唱会在宁波大剧院举行,尹瑞芳的学生、著名越剧老生演员董柯娣等纷纷上台,以当年所学的一段段唱腔,向老师致敬。
据介绍,尹瑞芳原名干掌珠,在13岁时有幸拜当时已经誉满上海滩的越剧大家——徐玉兰为师,并改名为徐玉兰推荐她改名为“杨爱妮”,由此开启越剧舞台生涯。从1942年拜师学艺,一直到2011年12月去世,杨爱妮在社会各界赢得了深厚的人脉和影响力。
杨爱妮曾在1956年、1957年、1958年、1962年的不同时间里借调到象山,与知名越剧小生合作主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宝玉与黛玉》《玉堂春》《二度梅》《慈云太子走国》等经典剧目。她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像对待亲儿女一样,即使是在福建成立自己的团队后,也没有忘记回家乡,对于新一代演员们进行指导和培养。在80年代,她还主演了象山越剧团的《冤雪龙泉井》,以及宁波市越剧团的大戏如《七娘救夫》,其中包括顾锡东特别为她量身定制写本子的角色。
昨天晚上的表彰大会上,不仅有董柯娣这样的高级别教授,还有多位曾受益于杨爱妮教导的小朋友,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他们以精湛的手法重新呈现了那些让人难忘的情感和故事,使人们再次体验到了那份古典美妙无穷的情怀。而陈梅芳老师,则以其非凡的技巧,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盛宴,让观众们沉醉其中,无暇思考时间流逝。
总而言之,这场活动不仅是对两位传奇人物的一个致敬,更是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这份不可复制的艺术遗产,同时也激励着新一代艺术家不断前进,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为社会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