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李旭丹如诗如画赞誉尹派聚甬城共忆象山越剧小生尹瑞芳

尹瑞芳,宁波象山人,她是尹桂芳先生的得意弟子,也是继承了尹派艺术精髓的人物。昨日下午,在宁波大剧院举行的纪念演唱会上,董柯娣等著名越剧老生纷纷登台,以他们所学的一段段唱腔,对老师致以最深的敬意。

据悉,尹瑞芳原名干掌珠,从小便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在13岁时,她有幸拜师于当时声誉卓著的越剧表演者尹桂芳,并改名为尹瑞芳。自1942年开始学习至2011年去世,这段时间里她一直跟随着她的师傅,成为了一位在扮相和唱腔上都非常接近师父的优秀越剧表演者。

在昨天的演唱会上,不仅有董柯娣这样的知名人物,还有曾与尹瑞芳一起在舞台上的其他演员,他们一同回忆起了过去,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与老师共度过的美好时光。费继军,他是尹瑞芳先生的大儿子,在场听着这些故事,他感慨地讲述了他母亲对于师傅的情谊,以及她如何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份爱好。

从1959年到1960年代初期,随着福建省建立自己的越剧团队,由于种种原因,多次回到象山地区继续她的表演事业。在那个时候,她主导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宝玉与黛玉》、《玉堂春》、《二度梅》等。此外还有《慈云太子走国》、《花逢春》、《十八春》以及《盘妻索妻》,每一部作品都展示出了她卓越无比的声音和情感。

1980年代中后期,当她返回象山的时候,她不仅参与到了当地文化活动中,而且还担任了文艺小班教师。她教导新一代艺术家们如何掌握基本功,并传授他们独特的声音和技巧。这期间,她又一次亮相于舞台,用她的才华诠释那些经典角色,如《冤雪龙泉井》(由金派花旦陈梅芳合作)以及宁波市越剧团中的《七娘救夫》(编排顾锡东,为洪芬飞量身订制)。

通过昨天晚上的音乐会,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传奇人物留下的遗产依然能够激励新一代艺术家,让我们再次体验到那份历史、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心灵盛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