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芳越剧小生她的影子在甬城静悄悄地回响与何英这位越剧演员共同编织着象山的传说

尹瑞芳,宁波象山的越剧小生,她是尹桂芳艺术的传人,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她却显得不那么耀眼。昨日下午,在宁波大剧院举行的纪念尹桂芳诞辰百周年、尹瑞芳诞辰九十周年演唱会上,董柯娣等名伶纷纷登台,以师承之作向她的老师致敬。

据悉,尹瑞芳原名干掌珠,1929年出生于象山县石浦镇金鸡山村。她13岁时遇见了当时已是上海滩上的知名越剧表演者尹桂芳,并改名为尋瑞芳,从此踏上了越剧舞台的旅程。自1942年开始学艺直至2011年的去世,她跟随着创始人时间最长,也被公认为扮相和唱腔最接近师父的人。

昨日现场,有她儿子费继军分享了对母亲与老师之间深厚情谊的事迹。在1959年,当福建成立了福建芳华越剧团时,尋瑞芳毅然放弃城市生活,与师父前往福建支援。此后,她多次借调到象山主演了一系列经典戏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宝玉与黛玉》、《玉堂春》等,并在1978年回到了家乡宁波象山担任越剧团文艺小班教师,不仅教导青年一代,更将精湛技艺传递给新一代。

80年代初期,她还主演了《冤雪龙泉井》及《七娘救夫》,其中,《七娘救夫》的编本由顾锡东量身定做,为她量身打造角色。昨天晚上的表演中,不仅有董柯娣、任志莲、励琴、肖亚萍和施伊君等人的精彩表现,还有当年的搭档陈梅芳在场上亮相,让全场观众沉醉于他们共同编织出的历史故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