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经典曲目香莲案深情回响

近日,我有幸在浙江温州越剧演艺中心欣赏了一场新编京剧移植的越剧《香莲案》。这出戏不仅深受观众欢迎,而且能够顺利传承和推出新人,展现了该剧院认真务实的努力。我作为原京剧的编剧,对他们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高兴,同时也对兄弟剧种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再创造,以及戏曲建设所带来的益处产生了更多新的感悟。

自从2011年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节上获一等奖以来,新编越剧《香莲案》便被选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并获得“文华剧作奖”。随后,它先后被多个院团移植,其中率先呈现在舞台上的是温州。温州越剧曾多次来到天津表演,在天津大劇院、中國大戲院等地留下了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

我还记得2015年12月31日,当我在温州观看首场演出的那晚,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在开幕前,我注意到了舞台的大幕敞开,只有皇宫背景的一侧被追光清晰可见,而台下的虎头铡显得分外肃杀。这一构置与灯光运用耐人寻味,让人感受到创作者精心设计。

与京剧版相比,这里删减了两个过场戏,使陈世美高声歌唱即刻登场的情节更快进展。此外,由于采用女演员饰演生、旦、净、丑各行角色,加上行当调整,使得陈世美由老生改为小生,更接近生活,也给予女小生的表现空间增添了一份复杂性。朱晓平主演,以其深厚功力和舞台经验,为秦香莲塑造出了一个真切而感情充沛的人物形象。

座谈会中,我们讨论了这一文学母题千百年的变迁以及它反映出的思想观念。在《香莲案》中,通过秦香莲与陈世美命运不同的抉择所构建的人格冲突,不仅彰显了人们应如何面对困境,还体现了如何处理不幸与苦难的警世意义。这也证明内容更新可以带来人物排序“复原”的调整,使主要人物回到生旦两角,从而适应兄弟间的小生、小旦特点进行移植。

此外,《香莲案》的成功还体现了创作者对移植作品重视程度,他们将每个艺术环节都精心处理,同时结合本土艺术特点进行调整。此举既保持了解放精神,又注重市场需求,是继往开来的典范。通过这样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展示了戏曲共同繁荣之路,也促进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培养,为未来提供动力。而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心灵洗礼。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