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80后教师冯磊,江苏大学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在大学生中矢志推广传统戏曲文化的年轻教师,从最初的不被人理解,到成为校园颇有名气的“越剧哥”,走过不同寻常的四年。满腔热情唱越剧出生在山城重庆的冯磊,小的时候只是在电视节目中接触过戏曲。本科在四川大学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他,和表演系的同学住在一栋宿舍,逐渐走进戏剧的世界。2005年来到江苏大学工作时,冯磊对戏曲的认知和表演水平与同龄人已经不在一个层次。由于川渝方言和吴越方言发音有近似之处,来到江苏大学后,冯磊满腔热情唱起了越剧,以尹派小生的形象自我完善。
一次偶然机会,他认识了江苏大学2004级学生票友周锐。周锐从小受爷爷影响,对京剧很感兴趣,并曾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青年组一等奖。但周锐只有一个,而冯磊决心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艺术。他开始加强自身知识,同时思考如何将戏曲推向更广泛的人群。
面对众多年轻人的冷漠反应,当初开设《戏曲鉴赏》选修课时,一些师生对他的举动充满了好奇,但也有人表示质疑。在此背景下,他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并撰写硕士论文《中国戏曲德育功能研究》,成功答辩,为其课程提供坚实理论基础。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传承国粹、培养国粹情结策略等文章,为开设选修课奠定了学术根基。
2010年的底部,《高校》杂志刊登了他关于开设选修课的一篇文章,这是他迈向教学岗位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准备教材时,他经常前往南京观摩演出,与专业演员交流经验,如盛丞——一位来自江苏京剧院青年小生的老师,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师徒般的情谊,让他掌握更多舞台技巧。
现在,《戲劇鑑賞》選修課已經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心的一部分三位授課老師齐备,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課。“開課授徒”受到熱烈歡迎
2010年的研究生文藝晚會上,冯磊首次於江大登台表現,並與王彥静合作進行越劇《十八相送》,獲得廣泛好評。他利用各種機會宣傳戲曲文化,並塑造許多角色像許仙、賈寶玉、周瑜、沙漠王子等。此外,在當地辦學110周年慶典上,他還創作了一首歌來讚揚學校歷史,這首歌改編自越劇《雙烈記·夸夫》中的段落。
隨著知名度增加,有很多學院為期節或畢業典禮邀請他參與表演,而每次都希望能找到對戲曲感興趣的人物曹冬、鮑鈺等四個“弟子”就是這樣被發掘出來。他們現在已經有所進步,在音樂方面也有所成就。尽管他们未必能完全模仿那些久经训练的小星,但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这些角色,这对于将古代故事带入现代生活而又保持其本真性来说,无疑是一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