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80后教师冯磊,江苏大学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在大学生中矢志推广传统戏曲文化的年轻教师,从最初的不被人理解,到成为校园颇有名气的“越剧哥”,走过不同寻常的四年。满腔热情唱越剧出生在山城重庆的冯磊,小的时候只是在电视节目中接触过戏曲。本科在四川大学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他和表演系的同学住在一栋宿舍,逐渐走进戏剧的世界。2005年来到江苏大学工作时,冯磊对戏曲的认知和表演水平与同龄人已经不再相同。他利用自己川渝方言和吴越方言发音相近之处,在江苏大讲堂上唱起了越剧,学尹派小生。
一次偶然机会,他认识了江苏大学2004级学生票友周锐。周锐从小受爷爷影响,对京剧很感兴趣,并曾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青年组一等奖。但是周锐只有一个,而当时很多年轻人对这种贴着老年文化标签的戏剧艺术毫无兴趣。当他拿着戏曲道具走在校园的时候,一些师生纷纷投来不解和好奇眼光。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冯磊产生了开设《戲曲鉴赏》选修课想法。在此之前,他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并撰写了一篇硕士论文《中国戲曲德育功能研究》,顺利通过答辩。此外,他还发表了多篇文章,如《振興戲曲誤區解析——兼論戲曲進校園》、《當代大學生國粹情結培養策略研究》,为开课奠定理论基础。
2010年底,《高校》杂志打通了开课第一关。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程,冯磊经常观摩南京演出,与专业演员交流。他还获得了一位优秀导师盛丞,将舞台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他。
现在,《戲曲鉴賞》已列入教育中心教学计划,将于今年9月开始教授。如果说他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失望。不过经过一年多时间,这门课程已经深受同学们欢迎,他们对于这门以传统为基调、现代化运用的课程充满好奇心,对其内容既熟悉又新鲜,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国粹文化。而这个过程,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国粹之美,从而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让“越劇哥”得到了众人的赞誉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