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熙(1924-1977),舞美设计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生于浙江绍兴的赵家坂村,他自幼展现了对绘画的热情,并在1939年进入私立觉民美育院深造。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幸熙不断探索和创新。他曾在上海南林丝织厂担任练习生,之后又加入千里绸庄,从事纹样图案设计工作,同时也参与装置设计、宣传工作及风俗顾问等多方面的活动。
1950年,他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即后来的上海越剧院),担任舞台布景设计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幸熙主持或参与了40多部戏曲作品的舞台美术设计,其中包括著名的越剧《北地王》和京剧《杨门女将》、《淝水之战》、《野猪林》、《白蛇传》、《红色风暴》,以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春香传》的服装设计。他的布景设计以其丰富装饰性和多样化风格受到赞誉,而他在服装设计上的贡献更是注重历史背景和人物特点,同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幸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戏曲服装师,也是一位研究者。他对戏曲服装纹样的研究尤为深入,为越剧服装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曾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台美术奖,并在1989年的上海国际舞美艺术节上展出。此外,他还致力于现代戏曲服装的创作,对这一领域有着一定成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幸熙还兼任过上海戏剧学院戲曲服裝課教师。他对中国古代服饰有着浓厚兴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资料散失,但他依然坚持搜集资料直至生命结束。这份精神被后人铭记,并由上海市文化部门成立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衣物史的小组,以继续他的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