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年舞美绘制奉汤越剧场景人物茅威涛形象

我,刘松年(1904~1983),是一位画师。我的曾用名是刘善云、刘磊,我号称四明山樵。我出生于浙江省宁波。这一切都始于1916年,当时我小学毕业后,从父母那里学起画来。随后,我跟随父亲去北平的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在那片文化繁华之地,我深受启发和熏陶。

1930年,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在这里我投身于古代绘画的世界,沉浸其中2年。然而,1932年的春天,我决定返回家乡,在宁波开设一家商业广告公司,以此谋求生活。

但我的内心始终渴望着回归艺术世界,因此在1938年的秋天,我再次回到上海。这一次不同于以往,因为我加入了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从事专业的舞台美术工作。在那里,我遇到了无数灵感丰富的地方色彩,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1944年,一场新的机缘让我走进丹桂越剧团,那里是我展现自己技艺的一块舞台。而到了1947年,又有另一份机遇让我转入玉兰越剧团。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在技术上的提升还是对艺术形式的理解,都让我的作品更加精湛。

1952年的春日,少壮越剧团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中的一站。在这里,即便是退休之后,也没有停止过创作与学习。我幼时就接受了良好的绘画教育,再加上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使得我的技艺达到了高超的地步,被誉为越剧界的一代巨匠。

1962年,一次特殊的邀请让我到上海戏剧学院担任传授绘画技巧的大师。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当场挥毫泼墨,将一只猛虎描绘而出,它们眼神锐利、活力四射,让在场的人们赞不绝口。那一刻,如同梦境一般,但又那么真实可触。

作为人,对待世间万物充满敬畏,对待艺术更是如此。我从未因为争夺荣耀而改变自己的立足点,而这一点也赢得了同行者的尊重与钦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