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松年(1904~1983),是一位画师。我的曾用名是刘善云、刘磊,我号称四明山樵。我出生于浙江省宁波。这一切都始于1916年,当时我小学毕业后,从父母那里学起画来。随后,我跟随父亲去北平的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在那片文化繁华之地,我深受启发和熏陶。
1930年,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在这里我投身于古代绘画的世界中,坚持了两年的时间。不过,这段经历并未满足我的艺术追求,所以在1932年,我又回到了家乡——宁波。在这里,我在宁波开明街上为商业广告创作图像,展现了我的多才多艺。
然而,在1938年,一场新的转变发生了。我重返上海,并先后进入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担任画师。在此期间,无论是在丹桂越剧团还是玉兰越剧团,都有幸亲手绘制过越剧的布景。直至1952年,当我加入少壮越剧团时,那些经验与技艺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练和完善。
一路走来,无论是幼时从家庭传承下的基础知识还是数十年的舞台美术实践,都让我成长为了一位在越剧界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人物。1962年,有幸被邀请到上海戏剧学院,为舞美系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且充满活力的绘画示范课。那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挥毫泼墨,一幅虎形象栩栩如生,气韵流畅,不仅赢得了师生的赞叹,也是我这一生中最自豪的一刻之一。
尽管如此,对待生活对待艺术,我始终保持着谦逊与真诚,从不为了争夺荣耀而与人斗争。这份内心的纯粹,让同行们无比尊敬,也让我的作品留下了永恒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