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发,作为越剧十大流派代表人物的佼佑之才,是一位深受赞誉的二级演奏员。出生于1937年的上海,他在高中文化阶段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1951年,在上海开始了他伴奏越剧工作的旅程,后来考入浙江越剧团,并在其中担任过多个角色,从二胡和打击乐演奏员到主胡,再到司鼓,每一角色都让他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宝发参与了众多经典剧目的伴奏,如《马兰花》、《秦香莲》、《高机与吴三春》等,以及《御河桥》、《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他还曾为《芙蓉花》、《年青一代》、《丰收之后》提供了优美的声音,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在他的精湛演绎下,这些经典作品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971年,由于工作需要,陈宝发又一次转变角色的挑战,当时他加入了浙江省越改剧组(后称浙江越剧团),并且被重新分配为司鼓。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不仅继续在恢复建制的浙江越剧一团、合并后的浙江越剧团中任职,还参与制作了一系列电视戏曲和音带,为更多人传播着这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间,他还荣获多项奖项,如1991年的“巧凤”司鼓奖,以及参与创作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戏曲片《金凤与银燕》,这些成就证明了他的卓绝造诣。在80年代期间,他也担任过长达数年的副团长职务,对推动和发展本民族戏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总结来说,陈宝发以其卓著功绩,被公认为是解放后第二代中的优秀司鼓之一,无论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是在幕后对戏曲艺术家们所给予的一份力量,都让他成为了一名难忘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