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发,作为一名二级演奏员,以其非凡的音乐才华和对越剧艺术的深厚贡献,成为了上海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出生于1937年的他,在高中文化水平后,不断追求卓越的自我提升,最终在1951年踏入了上海的越剧世界。五年后的1956年,他有幸考入浙江越剧团,并迅速在一团中担任了二胡和打击乐演奏员,随后又升为主胡。在接下来的多个月日里,他伴奏了一系列经典剧目,如《马兰花》、《秦香莲》、《高机与吴三春》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专业技能,也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心灵。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宝发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在1971年,他再次回到浙江省越改剧组(后称浙江越剧团),这一次他担任司鼓。这一角色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无疑是挑战,但也是一种新的开始。从此以后,他一直在恢复建制的浙江越剧一团以及合并后的浙江越剧团中任司鼓工作,为许多著名戏曲作品提供过独到的音乐编排,如《红灯记》、《红云岗》、《半篮花生》等。
除了舞台上的辉煌成就,陈宝发还参与制作了多部电视剧和音带,使得他的名字和声音遍布每一个角落。他以卓绝的技艺赢得了1991年的“巧凤”司鼓奖,并且曾任职于80年代末期的浙江越劇團副團長,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向更广阔天地发展。
总结而言,陈宝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更是新中国时期第二代优秀司鼓之一,其对现代戏调演出的贡献,以及在电视节目、音带制作中的表现,都值得我们铭记。他的一生,无疑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不可磨灭的人文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