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寻越剧发源地的足迹中,光泽县以其悠久的艺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越剧团体的重要驻地。1952年,当京剧、越剧、杭剧等不同流派的戏班聚集于水吉县时,建新京越剧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诞生。这一历史转折点标志着越剧走向复兴之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1956年水吉县撤销后,团队迁至光泽县,并更名为光泽县越剧团。在这一过程中,邢银灿被选为第一任团长,他不仅带领团员们克服重重困难,还成功将演出内容从单一的小品演变为完整故事性的戏曲作品,如《真假驸马》、《红楼梦》、《碧玉簪》等,这些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1957年至1963年的这段时期,被誉为光泽县越劇團最辉煌的时候,全团人员达到100多人。此期间,他们不仅整理了上述这些古老戏曲,更是进行了广泛巡回演出,在广东、上海、武汉以及九江、南昌等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他们还尝试创作现代话题性较强的小说改编,如《江姐》、《刘胡兰》、《九命沉冤》,展现了一种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心态。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曾经繁荣如日月之星的艺术群体遭到了解散。但1979年5月,当社会环境逐渐稳定下来后,它又重新焕发活力。经过十年的磨砺,那些忠诚守护者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革新挖潜,将道具自制,从而再次呈现给世人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故事情节和形象。
1980年代,他们甚至创作并上演了一部现代话题性的戏曲——《这不是小事》,由张文华和许国荣共同编写。这部作品参加了福建省第四届戏曲现代戲会演,为当时乃至整个行业增添了一抹亮色。这样的成就,无疑是对那位初心未改、坚持不懈的人民艺人的最高表彰,也是对传统美学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精神实践的一次宝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