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昌县文化馆将回乡越剧艺人组成姊妹班,馆长吕家振委托新昌中学教师林丁为艺术指导,为她们排演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越剧作品,如《信陵公子》、《玉面狼》等。这些创新性的戏曲作品不仅获得了地区会演的奖项,而且因其独特之处,被命名为“实验剧团”,林丁担任团长兼编导,他的领导与传统艺人的合作被视为文化人与旧艺人之间成功合作的典范。
在这一时期,演员黄香娟、叶笑笑凭借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心,让经典剧目如《何文秀》、《梁祝》、《杨乃武与小白菜》更加受欢迎。其中,《杨乃武》的表现尤其受到省级领导周建人的高度赞赏,并因此在杭州公演。此后,该团在1959年被调往宁波改组成为宁波地区越剧团。
1962年,当地重建了新昌越剧团,主要由戏校学生组成,这批年轻有活力的演员进步迅速。在1964年的宁波地区会演中,以改编自红色故事的小说《红色宣传员》的形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被选送至浙江省现代戏会进行展示。这一时期,不仅涌现出一批新的优秀人才和作品,如《谢瑶环》、《双阳公主》、《王昭君》,而且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艺术家的崭露头角,其中包括蒋雪芹、陈明明、罗水娟等。
然而,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中,该剧团遭到了解体。但是,在1977年,这个曾经辉煌过的队伍重新恢复建制,并招回一些青年才俊中的蒋雪芹。在1978年的招收计划中,又引入了一批高中女生,如王玲君、吴秋芹、陈秀英,以提升整体素质。两三年后的1979年,他们以获奖作为荣耀的《钗头凤》,在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的邀请下首次走上了上海舞台,其盛况一度让人们称它是从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但不幸的是,再次陷入困境后,该队伍再次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