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昌县文化馆将回乡越剧艺人组成姊妹班,馆长吕家振委托新昌中学教师林丁为艺术指导,为她们排演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越剧作品,如《信陵公子》、《玉面狼》等。这些戏曲作品不仅在当地受到了好评,还参加了地区会演并获奖,随后被命名为新昌越剧实验剧团。林丁作为一位文化人,与传统艺人的合作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标杆。在这个时候,观众们对黄香娟、叶笑笑等演员和他们的表演如《何文秀》、《梁祝》、《杨乃武与小白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成功甚至获得了前省长周建人的赞赏,并有机会在杭州进行公演。
然而,这段辉煌的历史很快就结束了,在1959年,他们被调往宁波改组为宁波地区越剧团。1962年,随着新昌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再次成立了新的越剧团,这次以戏校学生为主体,他们虽然年龄较轻,但充满活力,对艺术学习进步迅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们通过不断创新的努力,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如改编自红色传奇故事的小说版《红色宣传员》,在宁波地区会演中大放异彩,并且还被选送参加浙江省现代戏会展。这一时期不仅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新人,也有了一批崭新的戏目,比如《谢瑶环》、《双阳公主》、《王昭君》,其中蒋雪芹、陈明明、罗水娟等人才纷纷登上舞台。
但就在这股热潮正要高涨之际,“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这场运动导致很多艺术团体包括这支越剧团解散。不幸的是,这个曾经闪耀过光芒的地方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在1977年的一个转机点上,当局决定重新建立和恢复这一艺术集群,并且招回一些青年人才,比如蒋雪芹等。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是在提高个人素质还是培养全新的艺人们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1978年,又吸收了一批高中女生入队,其中包括王玲君、吴秋芹、陈秀英等。此外,《钗头凤》的巨大成功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亮点,它在会展中获得优秀奖项后,被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特邀赴上海进行公开表演,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山区,以至于市级及更高层面的专家学者都对此表示赞赏并召开座谈会议,将其誉称作“山沟里的金凤凰”。但是,就像之前一样,此番荣耀也只能短暂地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最终还是迎来了解散。
尽管如此,那些参与过这段历史的人们,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候,也坚持到底,一直到最后一刻,他们用自己的血泪铸就了一段又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而对于那些曾经欣赏过他们表演的人来说,那些记忆无疑将永恒地留存在心间,不容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