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昌县文化馆将回乡越剧艺人组成姊妹班,馆长吕家振委托新昌中学教师林丁为艺术指导,为她们排演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经典越剧作品,如《信陵公子》、《玉面狼》等。这些创新之作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而且在地区会演中大放异彩,赢得了殊荣,并由此被命名为新昌越剧实验剧团。林丁老师不仅担任团长兼编导,还从新昌中学调入剧团,成为文化人与旧艺人的合作典范。在这段时期,一批才华横溢的演员如黄香娟、叶笑笑崭露头角,他们以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忠实的情感传达,让观众对他们的喜爱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改编自历史小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甚至受到前省长周建人的青睐,被邀请到杭州公演。
随着时间的推移,1959年,这支精英团队被调往宁波地区进行更广泛地发展,但1977年,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它们重返故土,并继续追求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新的青年才俊涌现,他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使得越剧再次焕发光彩。例如,《红色宣传员》的改编版在宁波地区会演中脱颖而出,并且获得了参加浙江省现代戏会演的机会。这一时期,不仅有老一辈艺人的独特魅力,也有新生代人才的火花四溅,如蒋雪芹、陈明明、罗水娟等,这些名字逐渐走向全国知名。
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文艺机构遭到了解散。但是,在1978年的复兴之后,当局决定恢复和加强对越剧艺术的一般支持。不久之后,又有一批高中的女生如王玲君、吴秋芹、陈秀英加入了这一行列,她们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学习迅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质。
最终,在1979年的某个重要时刻,《钗头凤》在一次重要会展上荣获奖项,然后它不仅被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特别邀请来到东方巨城上海公 演,还吸引了来自各地多个戏曲单位的人士前来观摩并举办座谈会。而这一切都证明了一件事:即使是在山沟里,无论是金色的凤凰还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有可能突然飞跃至舞台上,从而让世界看到更多未来的希望和可能性。但遗憾的是,就像所有美好事物一样,最终也因为种种原因再次消逝,只留下回忆作为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