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192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是一位杰出的鼓师和中员。他出身于一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家庭,从13岁起便开始学习戏曲表演,并在14岁时成为绍兴大班演员之一。1940年,他迁居上海,在林宝庆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越剧打鼓技艺。随后,他加入了多个越剧团体,如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等,以其卓越的乐队伴奏技能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经典作品。
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胡寿华参与了百余部重要戏目的演出,其中包括上海越剧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等传奇巨作。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电影配乐工作,为影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等贡献了自己的鼓板技艺。
胡寿华对越剧锣鼓点、板式和板腔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和整理,使得徽州地区独特的声音元素与乱弹、调腔等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越剧鼓板技巧。这项成就不仅提升了他作为鼓师的地位,也为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
他的学术论文及教材,如《越劇常用錣鼓經》、《越劇過門及唱腔伴奏》,被广泛采用于各类艺术教育机构,对推动中国戏曲音乐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越劇錣鼓的分類及應用》的文章更是成为《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