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杏花越剧十大姐妹流派唱腔的反复之美

屠杏花(1913-1989),女,越剧小生。浙江省嵊县人。其唱腔具有明快爽朗的特色,能从传书、宝卷中吸收养料,掌握的赋子较多,演“路头戏”时能运用自如,即兴发挥的唱、念台词,颇有些文采,被誉为“文学小生”。与施银花领衔演出,被当时界称为“银杏并蒂”。此后又搬演《雷雨》,饰周萍,开女子越剧演时装戏的先河。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屠杏花在施家岙女子科班学戏时,她因为读过两年书,可以通过抄写“赋子”来记熟内容。除小生赋子外,她还把旦角、老生的赋子也抄录下来,记得又多又熟。她不仅精通传统戏曲,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艺术追求极高。在她的努力下,她逐渐成为了一位有着深厚基础和广博见识的小生。

作为女子越剧第一个女小生,也是第一个长期与男班艺人混演的探索者。她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表演形式,为后来的女性艺人们打开了道路。在她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女伶开始走上舞台,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越剧增添了新的光彩。

屠杏花与施银花合作共享舞台,是她们一生的亮点之一。这对姐妹般的情谊不仅在专业上相互支持,更在生活中彼此照顾。她们共同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如《玉蜻蜓》、《二度梅》、《四香缘》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怀念和赞赏。

1936年9月6日,她们再次携手合作,在绍兴千秋模范剧场进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此次音乐会不仅展现了她们卓越的艺术水平,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投身于这门古老而伟大的艺术领域。

1938年端午节前,以“银杏”为台柱的团队,从绍兴出发辗转到了上海,在那里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表演,其中最值得纪念的是他们改编自曹禺原著的一部现代悲喜剧——《雷雨》。这个角色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却以其非凡表现力和深刻理解赢得了观众的心,让整个社会都对这部作品产生了强烈共鸣。

总结来说,屠杏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她不仅是在舞台上的天才,更是在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每一次出现在舞台上,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那种力量能够穿透时间,将历史带入到今天,让我们看到那些曾经发生过但已经消失的声音,再次回响起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