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卢时俊,一名二级编剧,出生于浙江嵊县城关镇的1934年11月。自1950年11月,我考入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学戏,这是我人生旅途上的重要起点。在那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越剧的魅力和挑战。随后,我在1955年成为上海越剧院一团干事,在1956年被上海市文化局派驻少壮越剧团任辅导员,负责培养下一代演员。我还曾在1958年担任上海市青年越剧团艺术指导员,并在1960年的回归中继续投身于这场充满激情的艺术创作之中。
除了编写劇本外,我也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如编剧、学馆编研组长、创作研究室秘书、教育辅导部主任等。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着70年代起着重教学和艺术研究工作,由我主持编著的《越剧音韵》是对我对越语音潜心研究成果之一。历经数十载,我发表文章逾60万字,其中包括关于新 越 剧历史功勋、改革发展及存在问题以及张云霞演唱艺术等主题。
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参与史志工作,被评为两次上海市文化系统史志个人先进工作者,并获得了1988年度全国文艺集成志书表彰大会上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小组联合颁发的纪念状。此外,还与高义龙合作主编出版了《上海越剧志》,该作品在2000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优秀出版物。我现在是 上海 越 剧 艺术 研究 中 心 的 顾问 和 上海 兰 生 越 剧 发展 基 金 艺 委 会 委 员,也曾被聘任为《中国 越 剧 大 考》的 编委。
我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从创作改版如《荀灌娘》、《摇篮曲》、《雷锋的童年》等十多出劇目到致力于教学和艺术研究,再到深入探讨历史功勋与改革发展的问题,无不反映了我对这门古老而神奇艺术形式的一份敬畏与热爱。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有更多故事要讲述,但无论如何,这段岁月将永远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