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卢时俊,一名二级编剧,出生于浙江嵊县城关镇的1934年11月。自1950年11月,我考入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学戏,这是我艺术道路上的第一步。我在那里学习和演出多年的越剧,对这门艺术有了深刻的理解。
随后,我在1955年成为上海越剧院一团干事,并于1956年被派驻少壮越剧团任辅导员。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担任过多种职务,包括上海市青年越剧团的艺术指导员、上海戏曲学院首届戏曲编导进修班的学生、上海越剧院工作人员等。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创作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作品,如《荀灌娘》、《摇篮曲》、《雷锋的童年》,这些作品都得到了广泛好评。我还对越剧语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出版了《越劇音韵》,这本书是对我长期研究和探索的一次总结。
除了创作和教学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史志写作,在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文章,其中包括《新越劇的歷史功勳》、《 越劇語音改革發展及存在問題》等。此外,还有关于张云霞演唱艺术的一系列评论文章。这一切都反映出了我对历史和艺术文化研究的热情与投入。
我的贡献得到了认可,在1988年的全国文艺集成志书表彰大会上,我获得了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小组联合颁发的纪念状。而主编的大型著作《上海越劇志》,更是在2000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优秀出版物。现在,我还是上海兰生 越劇發展基金藝委會委员,也曾被聘任为《中國 越劇大考》的編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