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源自20世纪初的浙江嵊县(今嵊州),起初简约,以笃鼓和檀板伴奏,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后遍及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历史悠久。1916年进入上海,与绍剧合流,吸收京剧元素,被称为绍兴文戏。最初以男性演员主导,但1923年女演员组成“文武女班”,绍兴文戏更名为两班并行。抗战时期,“女班”在上海发展蓬勃,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著名作品展现其艺术魅力。
越剧唱腔经历了丰富发展,其中金芝堂创造了落地唱书调,而施银花则首创四工调。此外,袁雪芬与周宝才合作诞生尺调腔和弦下腔,这两种曲调后来成为越剧主流,并分化出不同的流派。在此基础上,袁雪芬提倡向话剧学习,对越剧进行改革,使得越剧史上出现众多杰出演员,如施银花、赵瑞花等。
1947年,“越劇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对地方戏曲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还有王文娟以她的独特风格影响着整个舞台,她的作品如《红楼梦》被拍摄成电影,对传播文化产生重大贡献。
今日,越劇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戲種,並於2006年5月20日獲國務院批准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一代藝人,如茅威涛、钱惠丽等,不断推动艺术创新,同时也有一些团队如浙江的小百花越劇團和上海的红楼越劇團因其独特风格而受到好评。而浙江越劇團則以男女合演與拍攝電視版較著稱。(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