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雅仙的艺术之路始于15岁时入陶叶剧团科班,随后在大来剧场与袁雪芬共舞台,深受其唱腔和表演影响,被誉为“袁派小花旦”。1947年,她加入玉兰剧团,与徐玉兰搭档,在《香笺泪》中展现出初步的独特风格。1950年成立合作越剧团,经过长期实践,她结合自身音色特点和擅长悲剧的情感,在袁派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戚派”。
戚雅仙的唱腔以朴实流畅著称,但她通过充分发挥中低音区的旋律,为她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简洁而不失美妙的声音,让人耳目一新。在表现悲剧情绪方面,她无人能敌,同时也能够创造出欢快明朗的情感,如《婚姻曲》所显露。
她的甩腔技巧也值得一提,它融合了袁派传统与个人风格。她在《婚姻曲》中的最后三字使用特殊音调和润腔法,以短促收声增加跳跃性,使整个乐句富有活力。这是典型的戚派甩腔风格。
另一个戚派特色是平稳旋律中的下行小六度跳进音调或六度下滑音润腔,这些都用来加强语调并渲染悲愤、哀怨、激动的情绪。而清板部分则善于运用细微变化,使华丽隐藏于平凡之中,如《血手印》的“你不问情由开口骂”段落,其凄切哀怨与力量交织,令人难忘。
《龙凤花烛》的“四季衣”也是代表性的唱段,用春夏秋冬衣物更换传达母女别离之情,每个季节8句采用启承转合结构,以[尺调]不同板式进行布局,从而营造出真挚又逻辑分明的情感层次。
至今,许多演员继承了戚雅仙的艺术精神,其中包括周雅琴、朱祝芬等多位知名艺人,他们各自将这份遗产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