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名家 宁波小百花红楼梦清唱越剧赴香港演出 2024年08月12日 2024年08月12日 6 views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这句出自越剧名篇《红楼梦》的唱词深入人心,是几代人心中的经典记忆,对于香港观众亦不陌生。7月20日、21日,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与上海金山赵氏工坊联合打造的越剧清唱剧《红楼梦》和“越剧名家名段精品折子戏专场”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隆重上演。清唱越剧,挑战高难度新唱法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套曲结构,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多种声乐曲以及管弦乐队组成,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介乎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对演员演唱及乐队演奏的要求尤其高。在越剧里引入清唱剧,最初是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叶聪的创意,后经“越剧王子”赵志刚八年摸索,才有了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红楼梦》。该剧以越剧为基础,不仅引入了清唱剧中的多种形式,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又有机地融合了越剧舞台上呈现的故事性和完整性,符合广大越迷的欣赏习惯,以乐曲为段落,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更具有连续性和叙事性。为了挑战这一全新的越剧表现形式,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于年初便在剧团内遴选演员,积极整合演艺集团乐队资源,并于6月开始集训排练,为本次演出可谓颇费苦心。在剧中饰演薛宝钗的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越剧名家谢进联风趣地表示:“越剧清唱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常规的表演形式,可以说身心备受‘煎熬’,但是其中的创作过程又非常过瘾,我享受得很!”再度合作,携手名家看点满满“赵氏工坊”是由“越剧王子”赵志刚与陈湜夫妇领衔的艺术工作室,多年来为越剧艺术的传承创新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贡献。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一直与“赵氏工坊”有着深度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曾共同推出《蝶海情僧》、《何文秀》等经典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次在港演出的《红楼梦》与以往人们印象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场面喧嚣热闹不同,只有宝黛钗三个主要人物。除了由谢进联饰演薛宝钗,“越剧王子”、尹派小生赵志刚和越剧名家陈湜分别演绎贾宝玉、林黛玉。三位国家一级演员同演一台戏,看似单调,实则有了不少新看点。首先是在观众普遍对徐王版(徐玉兰和王文娟)《红楼梦》相当熟悉的基础上,推出多年未见的尹吕版,观众既会有新鲜感也会有亲切感。同时,结合清唱剧的特色,该剧在排演时运用乐曲、套曲等艺术形式,借助舞台美术、灯光造型等多样化的舞台手段,都与传统越剧有所不同。此外,其他的人物和配角均依托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7位优秀青年演员所担任合唱队队员完成,她们穿着丫鬟的衣服,梳现代人的头饰,烘托剧场气氛,调节人物情绪,跳进跳出,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在7月21日晚的“越剧名家名段精品折子戏专场”中,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谢进联、徐晓飞、孙琴等则与众多全国的越剧名家们倾情演绎《盘夫》、《玉卿嫂·问天》、《花中君子·骂堂》、《桃花扇·追念》、《梁祝·楼台会》、《红楼梦·哭灵》、《碧玉簪·三盖衣》、《何文秀·算命》八个越剧经典名段。连台好戏,令众多香港越迷纷纷大呼过瘾。宁波小百花与香港颇有渊源。九十年代初剧团曾数度赴港,以青春美和阵容整齐、流派纷呈的整体优势收获了大批铁杆粉丝。只要一到香港演出,香港宁波同乡会的包玉刚、刘孔爱菊等华侨都会来捧场。有许多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宁波小百花而了解内地、了解祖国。2012年,宁波小百花携大型新编古装越剧《荣华梦》和《经典名家折子戏专场》赴港演出时,一批香港理工大学的大学生被小百花的精彩表演所折服,看完《折子戏专场》后,连《荣华梦》的排练都“不放过”,还决定组团来宁波看看小百花,看看宁波这座城市,还有的年轻人因为越剧而专门学习普通话。近年来,随着甬港两地在各领域中加深交流与合作,宁波小百花与香港越迷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此番的两场演出,出现了许多年轻观众的面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观众显然很懂欣赏,在表演中,精彩时全场掌声不断,细腻处台下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