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绍兴的悠扬曲调中,我听见了越剧的另一个叫法——“泣鬼神”。这不仅是对越剧演员精湛技艺的一种赞誉,也隐含着一种文化内涵。每当我听到这样的称呼,总会想起那些穿梭于古代故事中的女子,她们以泪洗面,以悲歌感天人。
越剧,这一门传统艺术,其实就是一场情感的表演,每一次舞台上的动作、每一次唱腔,都承载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观众们被这些优雅而又充满力量的表现所打动,不禁也流下了泪水。这便是“泣鬼神”的由来,它不仅是一种形容词,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对艺术家无尽赞美之词。
在这个小城里,每逢春节佳节,人们都会聚集在戏园子里欣赏越剧表演,那些身穿红衣白裙、头戴青绶帽的女儿郎,她们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仿佛能够唤醒沉睡千年的古风。我看过许多这样的表演,但总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地了解它,因为越剧远比我所能理解的小。
然而,在一次偶然间,我遇到了一个老戏迷,他告诉我说:“你知道吗?越剧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活字典’。”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然后继续说道:“因为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事物,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无论是哲学还是生活,它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次与越剧相遇的机会。我学会了去品味其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我发现,就连那些最为平凡的事情,如农夫与妻子的离合,也可以通过 越劇 的形式得到最为精彩的地再现。这让我明白,与其说是我去了解它,不如说是我被它牵引着前行。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个冬日傍晚,一场特别安排的“泣鬼神”夜,我们围坐在温暖的小火炉旁,看着舞台上走出了一位名叫周静月的小姑娘。她轻柔的声音,如同细雨滋润大地,使得所有人的心灵都变得安宁起来。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丝关于生命意义的大智慧,那便是在于我们人类这种复杂且充满矛盾的情感世界,可以用如此简洁而又高超的手法来呈现出来。
最后,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似乎也跟随我们的情绪低落下来。在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提起“泣鬼神”,人们就会回忆起那些年轻时期,在街角小摊上买到的票根,以及后来的岁月里,对这门艺术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而对于我来说,“泣鬼神”已经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个桥梁,而这个桥梁,又如何不是那首永恒且无法言说的歌呢?
[1] “泣鬼神”,指的是一种极其出色、令人惊叹或恐怖到令人哀伤程度(即使是死者也不敢近)的技能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