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名师裘艳芳

金惠玉

从1953年裘艳芳组团到如皋至1966年,这十三年如皋越剧团颇为辉煌,演到哪里红到哪里。裘艳芳为剧团立下了汗马功劳,排演了《红楼梦》《西厢记》《冒辟疆与董小宛》《红色娘子军》等数以百计的剧目,她经常带着这些剧目到苏锡常地区和湘赣鄂诸省交流。

如皋越剧团在苏北平原乃至华中、华东地区引起轰动。在上海演出时,当时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俞铭璜(如皋人)看了裘艳芳主演的剧目后,撰文发表在《新民晚报》上,高度评价如皋越剧团是一支对越剧精益求精的演出团体,是文化积淀深厚的苏北如皋飞出的金凤凰。《新华日报》也对该文章进行了转载,热心的俞铭璜还为如皋越剧团请来了众多越剧界名家前来交流,如范瑞娟、傅全香、徐天红、尹桂芳、戚雅仙、毕春芳等等。如皋越剧团如虎添翼,演出质量明显提高,所到之处都座无虚席,并多次获奖,为如皋人民赢得荣誉。在湖南长沙演出的越剧《唐伯虎点秋香》红遍湘江两岸,连续,依然场场爆买,买戏票都要排长队。戏迷们更是热情高涨。每天散场前,后台挤满了一睹“庐山真容”的戏迷。长沙文化部门有关领导发现原来长沙人民这么喜欢越剧,派人与裘艳芳商量,留在长沙,成立越剧团。裘艳芳回答,我是如皋人民的儿女,那里有我的父母乡亲和胜似亲人的结拜好姐妹姚希霞、张秀芳等等,我离不开她们,再好的条件我也不能答应。长沙方面见裘艳芳坚决不离开如皋越剧团,另请如皋越剧团的主要演员童素芳成立了长沙越剧团,并为如皋和长沙两地合作愉快竖立了一块三米多高的石碑“湘皋一家亲,友谊永长存”,作永久性纪念。铁杆戏迷罗密是从部队军校转业到地方的文职干部,主动与裘艳芳立下军令状,将裘艳芳的文盲帽子甩到“太平洋”。长沙演出结束后,罗密几次请长假随剧团“漂泊”,不厌其烦,帮助裘艳芳扫盲,平常还鱼雁连连,指导裘艳芳学习文化。久而久之,裘艳芳脱掉了文盲的帽子,使得她的人生锦上添花,更加璀璨。

1956年清明节期间,裘艳芳率领越剧团,带着新剧《珍珠塔》《王老虎抢亲》《白蛇传》,再次回乡浙江嵊县。乡亲们都知道溪滩村飞出的“金凤凰”回来了,观众们是既看戏又看老乡,买票排队如长龙。三天演了六场,盛况空前。裘艳芳在征得如皋文化部门有关领导同意后,将演出收入全部捐给嵊县支持家乡建设。

裘艳芳响应政府号召送戏下乡时,足迹踏遍如皋48个公社,其中越剧《红楼梦》在人民剧场连演了19场,场场客满;送戏下乡共演了390多场,有时一天连演三场,从不叫苦叫累。县委倪锦瑜也是一位越剧迷,亲自关心并拔专款给剧团添置服装和道具。每诞生一个新剧目,他都会抽时间带着夫人观看,这也给裘艳芳和其他演职员们莫大的鼓舞。裘艳芳对如皋越剧事业的发展贡献很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传奇人生的艺术家。

裘艳芳对妹妹裘艳香的婚事十分操心。妹妹从小到大都非常尊重她,婚姻大事自然也就由她做主。裘艳芳为她最后选定的对象是南通市汽运公司的王海青。王海青为人忠厚,工作踏实,是一位好男人。婚后两人生育了一双儿女。妹夫王海青主动讲,既然裘艳芳为了越剧选择终身不嫁,一双儿女随她挑选一个过继给她。裘艳芳觉得女儿像贴身小棉袄,选择了爱明。正式过继后,裘艳芳将三个月大的女儿带到上海由母亲抚养。

如同《霸王别姬》,裘艳芳将台上生活带入台下,认为婚姻围城里有许多的无奈,烦恼多于幸福。她将满腔热情奉献给了越剧。她认为生活里虽无异性之爱,但爱亲人、爱朋友、爱戏迷、爱多彩生活,洒向人间都是爱,才是人间大爱。

不幸的是,她在中被批斗过。改革开放后,裘艳芳获得了新生。她调入南通市越剧团任副团长。南通市越剧团团长筱白玉麟为人厚道。她很器重裘艳芳,安排她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盘夫索夫》中的曾荣、《春草闯堂》中的薛玫庭等等主演角色,同时任命她为新学员艺训学校的副校长。带领新学员到上海越剧院和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取经,裘艳芳的艺术人生重获新生。

1982年的一天,裘艳芳对我说,前一阵胸口隐隐作痛,从如东演出回来后去南通附属医院检查,已确诊为乳腺癌。她让我不要担心,还淡定地说,我是从中死亡线上闯过鬼门关的人。她心境很坦然地说,戏迷刘晶晶已请来最好的外科医生为她主刀,她有信心战胜病魔。裘艳芳积极配合治疗,加之妹妹全家及女儿的精心照料,她身体基本上恢复健康,十七年病情都没有复发。出院后,裘艳芳继续努力工作,回到剧团与演员们一起参加了电视连续剧《张謇·沈寿》的拍摄。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创作《通越姐妹花》到基层演出的活动,并在越剧《珍珠塔》《送凤冠》《盘夫索夫》等剧中挑大梁。

1984年国庆期间,我和著名越剧票友王建荣到南通参加地区戏曲票友大奖赛。裘艳芳为我们辅导《追鱼》选段《观灯》。裘艳芳示范时说,在舞台上塑造角色展示自己,要字正腔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表达人的灵活机智,眼无神人就无戏,要用眼神讲话,将手眼步法贯穿到全身,“鲤鱼精”观灯时走路要用雀步、碎步。裘艳芳倾囊教学,通俗易懂,使每位学员受益颇多。参赛那天裘艳芳放心不下我们,竟然带着得意门生曹中,亲临现场来助阵。当我取得了好名次时,她那颗大爱无僵的心非常高兴。在她的谆谆教诲下,我退休后依然不离越剧,成为如皋市老年体协戏剧大队大队长。

裘艳芳(右)与本文作者合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