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的楚国,黄梅戏诞生于湖北,这个故事用黄梅戏来演绎是非常有意义的。《和氏璧》中主人公卞和性格坚定,不屈不挠,为真理不惜献身。他相信这块璞玉是世上稀有的宝物,它本身没有错,只是他太执着了。璞玉自有其价值,但何必一定要由昏庸的国王来认定呢?卞和牺牲精神虽可贵,但这种牺牲难道是必要的吗?
黄梅戏《和氏璧》的音乐风格独特,剧中多用“兮”字合唱,悲壮沉雄,令人联想到古楚之“国风”。
剧中三位国王角色由同一演员扮演,他不换服装、头饰,只换“髯口”(胡须),就变成了三个人物。楚厉王髬口白色,武王红色,文王黑色。
舞台上半透明山水屏幕后边设有一座天桥。这座天桥,有时候变成山道,有时候变成王宫二楼。这其实第二个舞台,是对空间拓展与变化的一次尝试,以新意丰富了舞台表现。
面对残酷命运痛苦的人物形象,《和氏璧》很好地表现了卞和的心路历程然而为此不可避免掩蔽了黄梅戏独特浪漫色彩,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