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楣,原名光媚,是一位在戏曲界有着深厚功底的女编剧。出生于浙江德清的她,1936年6月踏入了人生的第一步。1956年,她毕业于上海复兴中学后,因为对戏曲艺术情有独钟,便报考并成功进入了上海市文化局编剧训练班。在那里,她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并结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少壮越剧团担任编剧工作。当时期称为“文化大革命”,剧团经历了一系列变动,最终重组成为卢湾越剧团,张光楣依然留在该团担任编剧兼副团长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直至1994年的退休。
作为一名多才多艺的人物,张光楣不仅追求创新,而且注重严谨。她致力于拓宽女性越劇的題材領域,不僅創作了一批傳統古裝劇如《雙狮寶圖》、《游龍飛鳳》,還勇於探索改編世界名著,如《飛來姻緣》(根據印度泰戈爾的小說《沉船》改編)和《鐵面皇帝》(根據外國電影改編),這些創新劇目深受觀眾喜愛。
張光楣堅持將生活之美融入她的作品中,她寫下了近十個大型現代戲,其中《春風送暖》、《相思曲》因其真實而生動,被觀眾廣泛好評,並且長時間保持滿座佳績。二十二年的寫作經歷裡,她共完成三十餘部大型戲曲劇目,其中一些合作項目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游龍飛鳳》、《雙狮寶圖》、《沉香扇》、《金殿讓子》、《飛來姻緣》的流傳非常廣泛,這些作品成為少壯及盧灣越劇團保留的經典,並被許多兄弟團體移植公演。此外,這些作品也為上海及其他地方的電視台、電台和唱片廠錄製成影像帶、音帶、唱片和文獻資料,使得她的貢獻得到了更广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