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的悠久历史中,吴小楼以其深沉的艺术魅力和卓越的表演技巧,成为了经典老生演员之一。她的故事就像一部动人的戏曲,一曲未了。
她于1935年夏天,在浙江余姚山南庙双凤舞台科班学习戏曲,师从陈孝忠。在那里,她练习了老生角色,并在短短三个月内便随科班在杭州和嘉湖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当抗战爆发,她回到故乡继续她的表演事业。
随后,她加入了徐兰英剧团,在诸暨和嵊县附近地区表演。她还曾在上海虹口的云鹤楼上唱二肩老生,再次加入小白玉梅剧团担任头肩老生。此外,她还曾是陶叶剧团科班的客师,并参与了袁雪芬对越剧改革的努力。在《雨夜惊梦》中,她饰演魔王,而在《香妃》中,则饰扮大和卓木。这段时期,对她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成长的一步。
1945年初,她与邢竹琴等人一起进入上海新世界剧场。之后,再次加入雪声剧团,在《月光曲》中扮葱岭酋长,《梅花魂》中的党进。而到了1946年2月,她成为芳华剧团的一员,担任头肩老生。在那里,她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以精湛的情感表现塑造了一系列角色,如安达、袁宝藩、金育青之父以及郑芝龙等人。
接下来的几年里,无论是在“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的斗争中,或是在参加云华剧团、拍摄电影《祥林嫂》,还是参加第一届地方戏研究班学习,以及1950年的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研究班——无一不见证着吴小楼不断追求艺术卓越的事迹。她还曾获得过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三等奖,这份荣誉也是她事业高峰时期的一个证明。
除了作为一个杰出的表演者,吴小楼还是一位多面手。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导 演,还自学了一门新的技能——编导。1978年,与他人合作导演了一部作品——《梅花魂》。1980年代初,他前往香港进行国际交流,从而扩展了她的视野和影响力。
吴小楼以其苍劲凝重激昂舒展的声音,被誉为“越劇金少山”。她的学生包括杨同时、许矞云、陈琴香及金红等知名人物。此外,他还是中国戏迷协会会员,其生活轨迹充满传奇色彩,如同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为后世留下珍贵的人物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