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翼:越剧编导,艺术生涯的辉煌篇章
在浙江余姚泗门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中,1916年出生的吴翼,从小就被中华传统戏曲的魅力深深吸引。他的生命轨迹,与他所热爱的越剧紧密相连,就像一首旋律,在岁月中不断回响。
1938年,他在上虞县电厂当学徒时,首次接触到了话剧,这是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他没有犹豫地推开了这扇门,并在上海华艺业余话剧团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在那里,他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索着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呼喊和呐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随后,他回到家乡参加马渚区政府任文化教员,但他内心始终渴望更多地涉足戏曲世界。正是在这个时候,谢汝昌老师的引荐让他有机会加入浙东根据地四明山浙东行政公署社会教育工作队。在那里,他担任戏剧股长兼职导演,为民间职业越剧团、高升舞台排戏,为越剧事业添砖加瓦。
1946年的“三五支队”北撤后,黄源同志的推荐让他来到上海兰心大戏院。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他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步。在这里,他不仅参与了各种戏曲活动,还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同行,他们共同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事业奋斗着。
解放后的上海,是吴翼艺术道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在1949年的第一届地方戏曲研究班中,他担任第三队队长,这里是学习、实践和创新并存的地方。之后,又先后担任杭州民艺越剧团、南京长江越劇團、苏州市越劇團编导等职务,每一步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新时代要求的适应。
1955年,他成为南昌市越劇團编導,一直到1989年退休,那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表演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经改名为“越”,用自己的笔触绘制出了《愁城记》这样的经典之作;又以《杜鹃花》、《泪洒相思地》等作品,让人们见证了他的才华与执着。
作为中国文联会员、江西省文协常务委员以及南昌市文联委员,吴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关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人士。他的一生,就是一种追求卓尔不凡,对于美好生活情感真挚投入,用最真挚的情感去诠释每一部作品,使得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声音,在现代都市背景下依然能够激发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