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剧在自然景观中舞动探索越剧唱腔的独特魅力

我回忆起了1952年春天,全省文工团在学习结束后,于5月17日重新组建为浙江省文工团。这一时刻,对我来说如同一个新篇章的开启。我们以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为基础,吸纳了一部分优秀的文工团员,成立了所属歌剧队一队,这标志着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以演古装戏为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成长和壮大。在1953年的6月,我们正式撤销了文工团,将其分割成两支独立的戏曲艺术团体:浙江歌剧团和浙江话剧团。到了9月份,歌剧团又经历了一次变革,被更名为浙江越剧团。这个名字不仅代表着我们的归属,也预示着我们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1957年5月7日,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二两队分别分立成为两个独立的小组,一队定名为浙江越剧一 团,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数也达到了82人。此时,我有幸见证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其中包括男女合演现代戏,这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

1964年起,我们开始尝试男女合演,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表演内容,也增强了观众对我们的兴趣。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还接收了一批来自省文艺学校越劇班首届毕业生的新鲜血液,他们中很多都是参与男女合演现代戏的大腕儿。

然而,在1968年的8月份,我们的一切都被迫暂停,因为那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斗批改”干校。这场运动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大多数女演员被分配到各个工厂去工作。我记得,那些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思考那些美妙而激动人心的情景,但却无法再现它们,因为一切似乎都被一种神秘力量所吞噬。

1979年4月,当恢复建制之际,我已经身处不同的环境中,人员几乎全部更换,只剩下近70位老熟面孔。而1985年4月,当我们成立并命名为浙江越劇院一團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期待。那一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之一。

在那个年代里,由于综合艺术力量雄厚、阵容整齐强盛,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精神态度,我们成了浙江省女子越劇中心和示范集体,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频繁接受外国元首和文化艺术交流使节进行招待 演出与文化交流,为国家争取到宝贵荣誉。我曾亲眼目睹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先后观看我们的表演,并对我们表示肯定和鼓励。

50至60年代期间,我们创作并上映过诸多经典作品,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张羽煮海》、《秦香莲》等古装戏,以及《三八水库》、《跃进的道路》等现代戏。这几十年的努力,使得我的每一次舞台上的表现,都充满自信,有如穿梭于自然景观中的灵魂一般自由自在地展现出来。

在这些岁月里,有若干位杰出的艺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人格魅力,比如姚水娟、张茵、陈佩卿、高佩、高玉洁以及金宝花,她们是当代中国女性音乐家中的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才华点亮舞台,让更多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当他们唱腔飞扬,或是在悲喜交加的情绪波澜之上,用声音描绘出生命力的纷扰,而这一切,无疑是人类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即便是今天,当人们提及这些往事,它们依然能唤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与怀旧之情。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