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灵杯“三新奖”中,越剧折子戏以“新剧目”为核心,自1979年起推出了许多古代与现代结合的作品,以及对传统戏的创新改编。同时,“新形象”的塑造也成为了评选标准之一,要求演员能够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段展现出鲜明的人物特性。而“新唱腔”则是指在保持原有流派特色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表演艺术形式。
举办此次盛会的是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上海宝灵不锈钢厨房设备器具成套公司与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共同合作,并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批准。评委会由袁雪芬担任主任委员,而其他成员包括了多位知名的越剧艺术家和专家。
评比方式采用录象观看以及派遣小组到各地进行现场观摩,最终选出决赛节目。在1988年的7月10日至12日间,本次比赛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举行。在颁奖仪式上,大奖并未授予任何一方,而是直接公布了优秀奖得主,这些优秀作品包括《问君能有几多愁》、《魂断汉宫》等。此外,还有胡佩娣、竺小招等艺人获得了优秀演员奖,而张惠民、顾颂恩因其代表作《千家万户》获编剧奖;胡越因其导演力作《问君能有几多愁》获导演奖;刘如曾(《风雨大观园》)及连波(《一枝梅》)分别荣获音乐作曲奖。此外,还有一些特别贡献者,如上虞越剧团和莱阳越剧团,因他们积极推动现代戏曲的发展以及普及越剧文化而受到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