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该剧荣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连续剧“鹰像奖”二等奖。该剧由编剧徐进和薛允璜、总导演吴琛、电视导演薛英俊以及主演华怡青等人共同打造。
同月,赵志刚和连玉烨等上海越剧院的青年演员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录制活动《汉文皇后·姐弟相会》。此外,傅全香和张桂凤也被邀请到浙江省艺术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
2月份,上海越剧院调整了领导班子,其中袁雪芬担任名誉院长,而吕瑞英则成为新任院长。此外,一支由50名静安越剧团成员组成的队伍前往香港参与戏曲节,他们表演了包括《玉堂春》、《血手印》、《光绪皇帝》、《花为媒》及一场折子戏在内的多部作品。
当年,中国戏曲界举行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多位来自上海越劇界的人士出席会议,这些人包括袁雪芬、吴琛、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高丽珍以及戚雅仙等。
5月初,吕瑞英院长带领三支团队参加了杭州市第二届艺术周,并且以男女合演形式上 演了一场《花中君子》,主要由吕瑞英、本杰明,以及其他几位知名艺人共同表演。
随后,在5月21日至23日间,袁雪芬与吴琛一起访问了浙江嵊县,以纪念那里的越劇诞生80周年。此外,还有一部名为《毛遂自荐》的2集越劇電視連續劇正在制作中,由尹小芳和李金凤主演,该片是虹口区文化局与福建省莆田市侨友实业总公司合作拍摄的一部作品。
8月20日左右,当时还在拍摄中的另一部五集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分成了两套,每套各有不同的主角阵容。一套由范瑞娟、傅全香和张桂凤饰演,而另一套则是章瑞虹、高颖和金宏扮演他们对应角色。
10月份,在上海市第二届十月业余舞台展览上,一支南市区文化馆成立的小型团体创作并公映了一场六场关于北宋时期变法运动故事改编成 越劇 的作品,《青苗情》(王本全&张新奎编写)获得了第一名奖项。同时,一支来自杭州城市舞台(原桐庐舞台)的二人团队也有机会在中国大厦展示古装传奇历史故事,如“桐江雨”,这让这些京城观众赞不绝口。而12月底至30日期间,又有一批精选小型秀之队前往香港参加香港中文戲曲節,与世界各地观众分享他們對傳統藝術深厚的情感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