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尹桂芳第一次来到上海,她的客串演出与王明珠、张桂莲主演的永乐戏院共度了难忘时光。
2月13日,上海难民救济协会和绍兴旅沪同乡会在黄金大戏院联合举行了一场女子越剧大会串义演,这场慈善活动旨在筹募捐款。姚水娟、竺素娥、施银花、商芳臣、筱丹桂、马樟花和袁雪芬等众多艺术家参与了这一盛事。
2月19日,《姚水娟专集》出版,这部作品是对一位越剧艺术家的深入研究和赞扬。
7月1日,马樟花和傅全香走进电台,为好友播出了特别节目,并为三友实业社进行广告宣传,从而开辟了越剧演员上电台的先河。一个多月后,他们搭档继续在电台播唱。
7月22日,“第一舞台”的施银花与屠杏花领衔,在大中华剧场上演出了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雷雨》,这标志着女子越剧进入了时装戏领域。
8月13日,为纪念抗战第二周年,全城所有越剧场都决定停演一天,以示哀悼与支持战争前线。
9月18日,当“九一八”事变迎来了第八周年的那天,一些越剧场也选择停演一天,以表达对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支持。
9月20日,在仙乐戏院上映的是汤笔花所编排的《盘妻索妻》,该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心票。这部作品分为两部分:前本与后本,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完整的情节发展,同时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人物世界图景。
9月26日,姚水娟与魏素云合作组建了水云劇团,他们在仙乐戲院登上了舞台,用心呈现樊篱所撰写的新戏《苦尽甘来》。这是一次跨世代交响的大型文化活动,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次重要事件之一,它不仅展示了一批年轻才华横溢的小生小旦,更展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即融合传统美学理念于现代审美追求之下的创造力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老牌或新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为这个时代增添更多色彩,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艺术的魅力,从而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繁荣昌盛。
10月4日,“高升舞台”的筱丹桂带领着她的团队结束他们在上海的一段历史并离开,而接下来的宁波之行将成为他们未知但充满期待的一个新的篇章。
10月17日,在皇后大戲院举办的一次特别晚會中,以姚水娟為首領導的水雲劇團帶來了一場由樊篱編寫、新作《苦尽甘來》的精彩表現,這場晚會不僅展示了團隊對藝術創作與傳統文化保護力的重視,更讓觀眾們體驗到了藝術與社會責任相結合時所產生的獨特效果。
11月11 日,由于东安劇社内部原因,该团队分裂为两支分别成立:“興華越劇社”由徐玉兰及吴 月奎领导,与金香凤及孙妙凤等人共同於长乐戲院舉辦活動;另一方面,“東南劇社”则由金艳芳、高笑真及钟云香等原东安劇社成员组成,并於汇泉戲院进行展览。此类重大变革不仅给予这些女性艺人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她们提供了解决困境并寻找更好的发展道路的手段。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同时也充满希望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适应变化,同时保持自我价值观念,对未来持有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