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的春天,上海电视台播出了越剧版的《红楼梦》,这部作品赢得了首届中国戏曲电视连续剧“鹰像奖”的二等奖。该剧由徐进、薛允璜编剧,吴琛担任总导演,而薛英俊则是电视导演。主演阵容强大,其中包括华怡青等人。
接着,在1月16日,赵志刚和连玉烨等上海越剧院的年轻艺术家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参与录制了一场名为《汉文皇后·姐弟相会》的特别节目。
不久之后,在1月20日,傅全香和张桂凤分别前往浙江省艺术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
2月初,上海越剧院进行了组织调整:袁雪芬担任名誉院长,而吕瑞英接任正式院长。
紧接着,在2月3日至14日,一支由静安越剧团组成的50人的团队赴香港参加了一系列活动,这次活动是香港联谊公司邀请而来。他们在香港上演了多部经典戏曲作品,如《玉堂春》、《血手印》、《光绪皇帝》及一台折子戏。这次访问期间,他们展示了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魏兰芳、杨文蔚、周雅琴和朱祝芬等众多优秀演员的才华。
同年 春季,由于疫情原因,不少文化活动不得不推迟,但是在这个艰难时期,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依然在北京召开,并且有来自上海越劇界的人士如袁雪芬、高某、何某出席会议讨论未来发展策略。
5月初,当时正值杭州市第二届艺术周举行之际,上海越劇院率领三支团队前往参赛,其中包含男女合演版的《花中君子》,由吕瑞英与赵志刚以及许杰共同主 演。此外,还有尤伯鑫和庄志两位艺术家参与到嵊县庆祝80周年纪念活动中去,以此来促进当地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和爱好。
同时,该年也见证了虹口区文化局与福建省莆田市侨友实业总公司合作拍摄的一部两集TV电影叫做《毛遂自荐》,主要角色分别由尹小芳和李金凤饰演。此外,还有一部五集长篇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事迹,被分成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由范瑞娟、傅全香以及张桂凤共同饰演;另一个版本则是章瑞虹、小颖以及金宏扮 演各自角色的故事展现给观众们观看。
10月份,在举办完美十月业余表演节期间,有南市区文化馆的小型群体更进一步创作并上映了一套六场长度为90分钟左右的大型歌舞影视片,用以反映北宋熙宁时期改革变法运动中的历史背景,这件事情被授予一等奖称号,是年度最显著成就之一。而11月份,则有来自杭州市二团(原桐庐越剧团)的古装传奇秀——《桐江雨》,在中国大都市得到广泛认可并获得赞誉。在12月底,那些精选成员又再次踏上了去往香港旅行所需准备的地方,因为他们将要参加一次名为“横向”或“纵向”的重要表彰盛事,并且还将呈现几幕从经典改编来的折子戏,比如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或者是改编自曹雪芹笔下的 《红楼梦》的故事。此间,我们也有机会看到一些国际上的艺人们到访我们的城市,让我们感受到更多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丰富多彩的情景。
最后,也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我们迎来了许多国外游客,其中包括法国记者杨咏桔,以及一些其他国家驻京使者,如波兰大使夫妇德国通讯社特派员瓦尔·特埃克勒本夫妇,以及澳大利亚代表团成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