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派唱腔与越剧名为轶闻文苑越剧北地王哭庙徐玉兰演唱

金采风,越剧演员,以青衣著称。她的代表作包括《碧玉簪》、《盘夫索夫》、《彩楼记》、《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等。她擅长运用袁派唱腔技巧,展现出秀慧端庄、刚柔相济的特点,以及饱满而嘹亮的声音。

金采风不仅在唱功上有造诣,还在戏路上颇具广泛性,她既能饰演青衣角色,也能够担纂花衫刀马旦的角色。在不同的戏中,她以独到的技巧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如严兰贞、李秀英和王熙凤等。

她从事越剧工作已逾三十年,其艺术之路充满传奇色彩。她并非科班出身,也未接受正规训练,但通过对传统艺人的学习和实践,她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演员。她的成功被同行誉为“半路出家,偶成正果”。

金采风自幼喜爱越剧,在祖母带领下观看了许多名角的表演,并模仿他们练习唱歌。在家庭中,她将大床当作舞台,被单当水袖,一心求学戏曲。但由于时代背景,当时社会对此种职业持有偏见,她父亲最初反对女儿成为一名演员。直至父亲去世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十五岁的她才得以进入雪声剧团进行专业培训。

尽管初期遭遇挫折,但金采风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实践,最终成为了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解放后的环境下,她得到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最终赢得了观众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1952年,在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她获得三等奖;1954年,在华东戏曲观摩大会上,则荣获一等奖。此外,《红楼梦》的彩色电影版也让她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她以不断学习前辈经验,同时又敢于创新而闻名于世。

在唱腔方面,金采风融合了施银花鼻音滑音以及吕剧旋律因素,为每个角色的表达增添了一份独特感。一段段经典唱段,如《盘夫索夫》的四工调“官人好比天上月”,展示了她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而另一首《碧玉簪》的头洞房里的四工调与尺调糅合,更是展现了李秀英温良柔情的一面。此外,“三盖衣”中的大段尺调腔也是其精湛技艺的一个缩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