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一直怀念着金艺越剧团的那些美好回忆。今天下午,幸运地得以观赏了由该团两位主要演员参与的一场悬桥巷票房越剧表演。这支成立于2006年的民间戏剧团体最初在金阊区文化馆定期进行演出,但后来因各种原因搬到了市民活动中心三楼剧场。我对金艺有着深厚的情感,因为我曾经投入了大量心血去帮助其筹建和稳定发展。早期的金艺拥有强大阵容、多样流派和丰富角色,曾经成功上演了《红楼梦》、《西厢记》、《梅陇镇》等全本传统越剧作品,这些让戏迷们纷至沓来,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此外,不少粉丝为了爱好越剧而共同努力,她们不计较个人利益和报酬,有的甚至自己出资购买戏服搭建布景,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越剧盛宴。
然而,就像其他民间艺术团体一样,金艺也未能避免从兴衰到衰落的周期性变化。在荣誉之中,其内部出现了问题,如团长与成员之间、主角与配角之间、乐队与舞蹈组之间都存在一些分歧,最终不得不暂时停止活动,这让人感到遗憾。
今日,我有幸看到这两位加盟艺术家分别表演了《红楼梦》的“黛玉进府”及《狸猫换太子》的“拷寇”两个经典段落。这两个节目均为越剧中的名篇。“黛玉进府”描述的是林黛玉离开苏州,在“大观园”遇见老祖宗、王熙凤以及贾宝玉等人的情景,从此开始林妹妹的心灵相连却寄居他乡生活。而“拷寇”则讲述的是宋真宗李妃生的儿子遭受刘妃陷害,一宫女寇珠及宦官陈琳冒死相救,却被刘妃发现并迫使寇珠触阶而死。这些表演者唱念做打俱佳,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中,他们展现出了卓绝技巧和深邃情感,使得现场观众响起热烈掌声。
为此,我特意撰写二首诗以致敬:
黛玉春风柳色新,
柳絮轻扬随风吟。
大观园内绣芙蓉,
寂寞芳魂难寻觅。
狸猫换太子的古韵味,
宫廷斗争生死猜。
寇珠忠义显英发,
死前泪洒青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