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中国越剧发展的重要基地。作为越剧之乡,嵊州始终将越剧视为核心文化遗产,在人才培养、历史挖掘、团队建设和传承发展方面下了大量功夫。随着越剧小镇的兴建,嵊州越剧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壮大。
据悉,2019年元旦,小镇试营业至今正处于加速建设阶段。姚建华科长指出,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工多个景点,如戏迷馆、儿童体验影视中心、古戏楼及野外影剧场等,这些都是以越剧为主题的。
这座以戏曲为主导的综合性文旅小镇,不仅是全国首创,也在推动了整个国家对此类活动的支持与认可。在这种背景下,嵊州市民们都能自由自在地表演越剧,而每年有超过600场演出。这一成就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后的成果,为当地乃至全社会带来了无限美好的时光。
王学飞老师认为:“政府对于地方传统文化尤其重视,而且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地区,对于我们这些艺术家来说,那种关怀非常明显。”这份重视促进了“越剧之家”的诞生,它自1982年起孕育出了500多名专业演员和音乐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学校,是培养全国优秀演员的地方之一。
除了专业团队,还有上百个民营团体活跃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共同构成了“每个团队都有嵊州人,每个人都能唱歌”这样的繁荣局面。史良华会长谈到,当年的各个团体通常不休息,只要一年内能完成600多场表演即可证明他们努力工作的情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传统+现代”的结合也开始出现,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提出了将民营公司作为事业来发展产业化这一战略方针,并设立专门基金来支持它们。此后,一系列节目被举办,其中包括1999年的第一届中国民间京韵大会,这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万人的参与,并通过电视直播向更广泛的人群展示了一切。而今天,由于网络平台不断扩展,上述策略得到了新的应用,如建立“中国京韵网”,并通过网络直播进行比赛。此外,还启动了41个“爱京小站”,旨在推动京韵艺术在更多地方得到流行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