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表演史上,使用越剧艺术来演绎世界经典名作《茶花女》是一个全新的创作。9月2日、3日两天,杭州东坡大剧院将进行“傅派传人陈艺越剧专场”的演出。在专场演出中,陈艺除了重新演绎傅派经典折子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祷墓化蝶》、《桃花扇·血染桃花》,还将全新创作排演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世界名作《茶花女》的片段———《为爱弃爱》,以越剧艺术演绎世界名著。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已近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也来到了现场。这场戏由傅全香亲自参与策划、排练。她说:“1965年我曾着魔似地迷恋上了《茶花女》和《复活》,做梦也想把这两部外国经典名著搬上越剧舞台。然而这个梦被那场浩劫粉碎了。”如今,年过八十的傅全香把圆梦的希望放在了自己的关门陈艺身上,傅全香说:“这是我们师生在同圆一个梦。”
剧中马格丽特一角,在中国越剧舞台上从没出现过。外国人的形体动作、气质怎样用越劇藝術來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如何在一台戏中得到协调和融合?这些无疑给创作增加了很多难度。
曾获得浙江省“越劇新十姐妹”称号的陈艺在劇中饰演马格丽特。为使自己更好地饰演这个角色,她吸收了影视劇中的马格丽特一角的表現方式,使自己在形象、氣質上更接近角色。在劇中飾演阿芒一角的是浙江越劇院的年輕 演員周明,他用 越劇 的唱腔來念 “阿芒” 也別有一番風味。
这部戲無論是文本、導演、舞美或音樂,都是在尊重原著的情況下進行了大膽創造。曲作者顾达昌說,他在創作這部戲的大曲時,他試圖將華爾茲、中宮廷舞探戈等西洋舞節奏融入其中,但探戈節奏太難把握,在與 越 剧 唱腔糾合上的問題太多,所以只好棄之不取;後來考慮用華爾茲,但華爾茲三步二拍又不能滿足該場景所需熱烈氣氛,所以最後采用了一種結合了快三步及慢三步(即四分音符)的節奏,並將其與 越 剧 的旋律和 傅 派 藝術唱腔特色相結合,以此為基礎創造了一首充滿激情與動感的大曲。
這次專場展出的形式也進行了創新和突破。上海話劇編者王若荔,在臺上飾扮老年的 傅 全香,与陳藝以富有文化意味師生對話為線索,将桃花、一朵红色的植物代表愛情与生命力;茶花,一朵芬芳四溢的小黄色植物代表溫柔与純潔;以及蝶恋,一個女性主觀心境,用她們不同愛情故事串聯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申淑芬)
(摘自 《今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