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树春送出越剧碧玉簪与凤冠

她,尹树春,一位越剧小生,曾用名尹仙凤,出生于浙江省嵊县四明乡上江村。1933年,她踏入阳春舞台开始学戏,并在钟加昌、金荣水的指导下学习小生角色。仅仅三个月后,就以一场《御碑亭》的串红台演出获得了认可。随后,她学习了《十八相送》、《回十八》等剧目,与胡梅珍搭档在嵊县、绍兴、上虞等地的农村地区进行演出。

毕业之后,她很快就成为了挂头牌的小生。在1940年的1月29日,在上海的浙江大戏院登台亮相,唱出了肩膀上的小生角色。她与竺水招和陈素娥这样的旦角合作多次。此后直到1946年,她还与谢素芳、小白玉梅、黄芝芳、王素琴、玉牡丹、姚素贞、姚水花以及许金彩等许多旦角搭档合作演出,用过树春越剧团和素春女子越剧社这样的戏班名称,在大罗天、高潼恒雅通商红星万国等多个戏院表演老戏。

从1947年起,与玉牡丹搭档,他们主要在中华戏院上 演新编剧目。而到了1948年至1949年期间,她先后与魏兰芳张茵王素琴这些旦角合作,在同孚戏院里上演由陶贤洪马吴刚陈曼田野编导的一系列新编剧目,如《雨过天晴》、《寒流》、《将门之子》、《尘怨劫》、《新恒娘》。

1950年代初期,由于她的长时间努力和坚持,最终组建了自己的春光越剧团,并担任团长。在这段时间内,她与李慧琴田振芳这样的人才搭档长期合作,并且主演了一些非常受欢迎的经典作品如陶贤编写的《花亭会》、《西楼记》、《白罗衫》、《望江亭》,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剧目的表演。这段时期中,以解放中央明星九星为代表的大型戲院是他们常客的地方。

尽管她从科班开始就是唱头肩小生的角色,而且技艺较为老练,但嗓音方面却略显不足。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她继续追求艺术。她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对待工作极其认真严谨。这份坚持最终使得她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然而,当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因为被错误地划分为“文化大”中的对象而受到冲击。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调整中,再次得到恢复并重新担任兰州市越剧团团长直至1981年的某个清晨,当率领着她的队伍回到上海光华剧场进行表演时,不幸病重突发脑溢血去世,那一刻,全体成员都深感无比悲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