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姐妹的遗憾物品尹仙凤的离去留下了多少怀念

她是我国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尹仙凤,是浙江省嵊县四明乡上江村人。1933年,她开始在阳春舞台学习戏曲,师从钟加昌和金荣水。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她就以一出《御碑亭》在台上露面,并迅速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她与同期的胡梅珍一起,在嵊县、绍兴、上虞等地农村地区演出老戏。

1936年毕业后,她成为了一位挂头牌的小生。在1940年的1月29日,她在上海的浙江大戏院登台,以一场精彩绝伦的唱头肩小生的表演震撼了观众。此后,一直到1946年,她与多位优秀的旦角合作,如谢素芳、小白玉梅、黄芝芳、王素琴、玉牡丹、姚素贞、姚水花和许金彩等人,共同组建了树春越剧团和素春女子越剧社,在大罗天、大潼恒雅通商红星万国等多个重要戏院上演出。

她的主要作品包括老戏,如《十八相送》、《回十八》,以及新编剧目如《雨过天晴》、《寒流》、《将门之子》、《尘怨劫》、《新恒娘》,这些作品都是由陶贤、何马、何刚陈曼田野等知名编导创作的一部部经典之作。

1949年9月,尹树春担任首席团长,为首组建了春光越剧团,与其合作的人员包括姚素贞(花旦)、钱鑫培(老生)和梁小巧(小丑)。1950年代初期,她与李慧琴(花旦)和田振芳(老生)搭档长期合作,并主演了一系列由陶贤编写的大型古装京本,如《花亭会》、《西楼记》、《白罗衫》、《望江亭》及历史悲情剧《吕布与貂蝉》的经典角色。

尽管她的嗓音不如其他一些同行,但她却一直以唱头肩小生的身份表现自己,对于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功底。1956年7月初,在丽都戏院结束了对《玉蜻蜓》的表演后,她率领团队前往兰州支援文化建设工作。然而,在1957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划为“反动分子”,遭受冲击。一改此态度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调整下,她得以复职,并再次担任兰州市越剧团团长直至去世前夕。

1981年的春季,我国解放军驻沪部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艺晚会,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尹树春。她带病坚持工作,即便如此,也没有减弱她对艺术事业的热爱。在排练中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那时正值光华剧场筹备进行的一场重要公益活动。我个人始终怀念这位伟大的越剧艺术家的丰富内涵,以及她无私奉献精神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