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戏剧舞台音响技术的进步中,无线话筒的引入无疑是一次重大创新。它使得不论演出场地的大小和复杂性,演员的声音都能清晰传递到观众耳畔;它还拓宽了表演空间,使得原本只能在小型场合进行的越剧能如同上海文化广场或体育馆那般盛大举行。否则,观众将无法清晰听到台词或声音,这对艺术欣赏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使用无线话筒的历史,在国外早已有之,而国内却因为某些原因长期未被采纳。直到1974年,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发生了。那一年夏天,位于永嘉路文化广场附近的地上海华侨胶木厂与上海越剧院合作,将无线话筒试制成功。这次试制是由高立成带领的一支团队完成,他们携带着装满设备和仪器的黄鱼车来到了虹口区解放剧场。在那里,就即将上演男女合演现代小戏《半篮花生》。这次试用,无线话筒第一次亮相,也让扮演主角张国华成为第一个尝试者。
起初,由于技术上的难题,一方面是控制距离和范围的问题,还有许多干扰因素;另一方面,是声音质量问题,从张国华嘴里传出的声音过于粗糙,十分难以接受。但厂方和院方一心想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夜以继日地研究,不断调整,以确保效果。
面对这样的挑战,张国华展现出了他积极配合并且识大体的态度。他没有计较个人利益,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实验中去。在经过多轮调试后,无线话筒终于走上了舞台,它为后来的戏曲表演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1974年8月,当京剧、沪剧、越剧、淮剧等各类地方戏曲参加北京的一次学习样板戏汇报 演出时,也首次采用了无线话筒。这标志着无线话筒开始在国内逐渐流行,并且不少小型戏曲团体,即便经济困难也愿意投资购买这种设备。80年代之后,无线话筒已经成为各大全国性的剧团必备工具之一,每当他们前往其他城市交流表演时,都会携带着这些先进设备,与观众分享精彩纷呈的节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