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派艺术:戚雅仙的创新篇章
戚雅仙于15岁时入陶叶剧团科班学习戏曲,随后在大来剧场与袁雪芬同台演出,深受其唱腔和表演影响,被誉为“袁派小花旦”。1947年,她加入玉兰剧团,与徐玉兰搭档,以《香笺泪》首次亮相,并以悲剧著称;1950年组织合作越剧团,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她基于自身嗓音特点和擅长悲剧的优势,在袁派基础上发展变化,不断创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戚派”。
戚雅仙的唱腔以朴实流畅、深沉含蓄著称,其音域虽不宽,但充分发挥了中低音区旋律,展现出鲜明风格。“戚派”简而不繁,不事花哨,通俗易学、易记。这种特征音调贯穿所有唱腔,让人难忘。邓颖超赞美道:“她的唱腔简单却动听又美。”
她不仅擅长表现悲剧情绪,也能创造欢快、明朗的唱腔。如《婚姻曲》,通过多种板式新创作,采用快板慢唱手法,使节奏稳定,有跳跃性。她的甩腔融合了袁派特色,又有所发展,如《婚姻曲》中的“一生幸福断送掉”,最后三字运用特征音调和润腔。
另一个标志性的特色是平稳旋律中常见下行小六度跳进音调,或六度下滑润腋,以加强语调和情绪渲染。在[清板]部分起落分明,她善于细微变化,将华彩藏于朴素之中,如《血手印》的“你不问情由开口骂”。
传承者包括周雅琴、朱祝芬等,这些演员继承并发展了戚雅仙独特的声音,使得这股艺术气息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