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效,浙江浦江人,以男小生身份闻名于越剧界。1933年9月,他在金华中学初中毕业后,便在1950年1月加入了金华地委文工团。两年的锻炼之后,1952年5月的团队整编让他有幸转入浙江越剧团,这是解放后第一批由新中国培养的越剧演员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他主演了一系列经典角色,如《罗汉钱》中的李小晚、《未婚妻》中的大刚、《两兄弟》中的丁有宝、《五姑娘》中的徐阿天和《麒麟带》中的姚麒麟等。
他的表演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而且对越剧艺术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他在1954年的作品《盘夫》中首次尝试同腔异调方法,为解决男女同台对唱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一技巧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其歌声清脆、富有韵味,让人耳目一新。
尽管在1957年因“右派”运动而遭遇错误的政治待遇,但1979年得到正义的纠正。此后,他继续投身教学工作,在1961年的5月成为浙江艺术学校的教师,并指导学生们学习传统戏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使是在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教书,并与王颐玲合作上演现代戏《金绣娘》,展现出他对于艺术创新和传承的坚定态度。
除了教学之外,田成效还积极参与省级及地方性的戏曲活动。他曾为省艺校设计近60个大小剧目的唱腔,其中包括多部获奖作品,如上虞越剧团的《金殿赐鸩》和诸暨越剧团的《月光谣》,这些作品都获得了省级戏剧节上的音乐奖项。他的辛勤工作不仅提升了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地位,也促进了下一代更多优秀人才的培养,使得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艺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