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在越剧中舞动亲历全剧情节的起伏

田成效,浙江浦江人,以男小生身份闻名于越剧界。1933年9月,他在金华中学初中毕业后,便在1950年1月加入了金华地委文工团。随着文工团的整编,他于1952年5月被调入浙江越剧团,为解放后首批的越剧男小生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他曾主演多部经典作品,如《罗汉钱》中的李小晚、《未婚妻》中的大刚、《两兄弟》中的丁有宝,以及《五姑娘》中的徐阿天和《麒麟带》中的姚麒麟等。

他在1954年的戏曲作品《盘夫》中,率先采用同腔异调方法,这一创新至今仍是解决男女同台对唱难题的重要手段。他的独特唱腔风格不仅富有韵味,而且自然耐听,被誉为越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人生道路并不缺乏挑战,一次错误的政治划分让他在1957年被错划,但1979年的纠正给了他新的开始。

1961年5月,田成效转到了浙江艺术学校担任越剧班教师,并参与了一系列现代戏演出的创作与表演。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与王颐玲合作主演了现代戏《金绣娘》,并且参加了省文化局组织的一场关于贺老六角色的表演队伍。这位艺人的影响力远超职场之外,在省艺校期间以及退休后的岁月里,他一直致力于传授自己的艺术技巧,不断为培养新一代越剧爱好者而努力。他设计并教授了近60个大小剧目的唱腔,其中包括上虞越剧团的《金殿赐鸩》和诸暨越剧团的《月光谣》,这些作品都获得了省级戏曲节上的奖项肯定。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