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源自20世纪初的浙江嵊县(今嵊州),起初简约,以笃鼓和檀板伴奏,被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后遍布浙江、上海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中国地方剧种中历史最短的一支。1916年,它迁至上海,与绍剧合流,吸收京剧艺术元素,得名绍兴文戏。最初以演绎古代史诗为主,由男性艺人组成“男班”,而后于1923年女演员团体“文武女班”崭露头角,使绍兴文戏更名两班并称。
抗战期间,“女班”在上海取得显著发展,其代表人物包括姚水娟、筱丹桂和尹桂芳,他们主要上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经典作品,而同时期的“男班”则逐渐被淘汰。在这一时期,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如金芝堂创造了独特的唱腔风格——所谓的“落地唱书调”,而施银花则与琴师共同发明了四工调,这两者对越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0年代前半叶,袁雪芬在《香妃》的表演中引入柔美哀怨的尺调腔,与周宝才合作创造出弦下腔,这两种音色成为越剧核心,并逐步形成不同的流派。随着袁雪芬推崇向话剧和昆曲学习,她对越剧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此后,不断涌现一批卓越之星,如施银花、赵瑞花、高丽仙子,以及著名的小生屠杏花、竺素娥和马樟花。
1947年,当十姐妹——袁雪芬等10位知名女伶联袂上场表演《山河恋》,此事震撼一方,让人们认识到越剧不仅是地方文化遗产,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王文娟因其独具特色的林黛玉形象,在舞台上的巨大成功,也使她成为不可磨灭的人物。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之士,如茅威涛、钱惠丽以及新一代小生赵志刚,他们都在努力维护并推动这门古老艺术形式向前发展。